这些年对碳纤维材料的需求越发增加。碳纤维是航空航天新材料的必选材料,碳纤维质量轻,强度大,兼具抗疲劳、耐腐蚀特点,各环节精度、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都将影响最终成品质量。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爆发的拐点在于军工航空的需求。
参照美国的几代军机材料占比,美国第三代战斗机F14A上,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用量占比仅有1%,主要用在垂尾翼、平尾翼、方向舵等;而到了第四代战斗机F35上,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用量占比已经达到36%,而隐形轰炸机用量占比更是达到50%。而正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强以及质轻的优良性能,所以成为了军用航空领域必不可少的战略基础材料。
据研究报告,“新一代机型放量+单机利用量大幅提升”叠加,未来将新增碳纤维需求或将超500亿元。同样,续航同样成为新能源车的痛点问题,“里程焦虑”一度成为新能源车主的噩梦之一,其中解决的办法包含提高电池的含电量、对汽车进行轻量化处理、以及电池快速换电等。而汽车轻量化一直在进行,而碳纤维复合材料,就是其中的一个应用场景。据预测,2026-2030年,我国将实现整车比2016年减重35%,将重点发展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。
纵观全球,高端碳纤维市场有日本东丽、美国赫克塞尔等,而我国属于发展长期滞后,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的过程。从高峰时期超40家减至如今的10余家,而具备自主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。据阐述,2019年我国3.8万吨碳纤维需求中进口量为2.6万吨,同比增长68%;国产供应量为1.2万吨,国产化率达到31.5%。目前我国的增速在每年30%的水平,据信达证券预计,在2025年左右我国碳纤维国产量将超过进口量。
据统计,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需求量由2014年的2.8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4.6万吨,年复合增长率为13.2%。随着航空航天、体育设施、汽车、风电等一些下游应用市场的增加,直接带动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增长。据头豹预计,未来5年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需求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.9%,到2023年将达到8.9万吨。而分析师预计,茅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,也不过才15%左右而已。
碳纤维技术壁垒高,而且由于生产流程复杂,对原丝生产、碳化氧化等环节精度、温度等要求十分高。因此造就了客户粘性很高,且核心供应商将呈现强者恒强特征。